
出生年月 1970年6月
系 别 机械设计系
学 位 博士
职 称 教授
联系方式 |
通讯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邮编:350116 电子邮箱:zhugy@fzu.edu.cn 电话:87893179 -307 |
教育工作经历 |
2000/09-2005/03,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与车辆学院,博士 1988/09-1992/07,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系,本科 2010/12-至今,福州大学,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,教授 2014/07-2015/07,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机械与航空工程系,访问学者 2005/08-2010/12, 福州大学,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,副教授 1992/07-2005/07,长春工艺设备研究所,高级工程师 |
社会兼职 |
1) 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 副秘书长 2) 入选2007年度“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 |
研究领域(研究课题) |
1)智能制造2)优化设计 |
主要科研项目(近五年) |
1)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基于序列比较的插贴混装多目标智能工艺规划模式与方法研究,2014.09-2017.09 2)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,序列比较模式的多目标智能工艺规划方法研究, 2013.10-2016.12 3)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,R系列单缸柴油机降噪及螺旋进气道优化方法研究, 2012.12-2015.06 |
代表性论著 |
期刊论文: 1. 贺利军,刘超,朱光宇(*),基于模糊关联熵的高维多目标流水车间调度优化,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. 录用 (EI) 2. 朱光宇,贺利军,灰熵并行分析优化供应链环境下多目标流水车间调度,计算机工程. 录用 3. 朱光宇,杨志锋,陈旭斌,基于灰熵并行分析法的多目标作业车间调度优化研究,计算机系统应用。 期刊论文 4. 杨志锋,桂佳林,朱光宇(*),柴油机气道进气流动特性及进气门杆形状对其影响分析,福州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. 2015, 5. Guang-Yu Zhu(#)(*),Wei-Bo Zhang,An improved Shuffled Frog-leaping Algorithm to optimize component pick-and-place sequencing optimization problem,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,2014,45(15):6818-6829。(EI,SCI) 6. 朱光宇,冯子超,杨志锋,灰熵并行分析引导PSO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,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,2014,36(11):29-34。(EI) 7. 朱光宇,陈旭斌,刘艳立,基于灰熵关联分析的流水车间多目标调度优化及算法实现,控制与决策,2014,29(1):135-140。(EI) 8. 石炜,朱光宇,基于陀螺仪的方向盘转角传感器,仪表技术与传感器,2014,2014(9):6-10。 9. 桂佳林,罗哲,朱光宇(*),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柴油机配气系统动力学分析,福州大学学报: 自然科学版,2014,2014(4):577-583。 10. Zhe Luo,Guang-Yu Zhu(*),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Research and Improve for the Single-Objective Pickup and Placement Sequence Optimization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,2013,5(9):438-445。 11. 路军营,朱光宇(*),基于灰熵关联分析的表面贴装多目标优化,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,2013,19(4):766-773。(EI) 12. 朱光宇,陈海建,基于虚拟样机的单缸柴油机降噪研究,中国工程机械学报,2013,11(2):162-166。 13. 雷波,朱光宇(*),微细铣削过程中三维铣削力预测模型研究,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,2013,2013(3):27-31。 14. 朱光宇,罗哲,陈志锦,基于差分算法的贴装顺序优化问题求解,中国工程机械学报,2012,10(4):391-397。 15. WB Zhang,GY Zhu(*),Comparison and application of four versions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in the sequence optimization,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,2011,38(7):8858-8864。(EI,SCI) 16. Guang-Yu Zhu(,Lian-Fang Chen,Holes Machin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with Genetic Algorithm,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,2011,2011(460):117-122。(EI) 17. GY Zhu(*),A new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optimal foraging theory,ICIC Express Letters,2011,5(11):3967-3972。(EI) 会议论文: [1] ZHU Guang-Yu,YANG Zhi-feng,CHEN Xu-Bin,The optimiz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ri-objectives JSP based on grey entropy parallel analysis,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(ICFDM2014),2014.5.23-2014.5.25。
|
获奖情况 |
1、1997年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、1998年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3、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、2004年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5、2005年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6、2005年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7、2007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|
指导硕、博士生研究方向 |
1)智能制造;2)优化设计;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