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洪若瑜教授

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洪若瑜教授

洪若瑜,男,1966年10月出生,江苏省苏州市人,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(过程工程)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:(1)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和纳米流体;(2)使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和改性;(3)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;(4)使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;(4)研究等离子体流体的多相流动(CFD模拟),以及多相流/传递过程。现任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“闽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特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担任Applied Nanoscience, Chinese J.Eng., Biomater. Res.和《中国粉体技术》的编委,国家自然基金委及省市的项目评审人;国家科技奖评委,教育部优秀学位论文评委;曾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主席,主持分会。迄今为止,发表或接受论文逾一百六十余篇,申请专利8项,主编和参编著作4部。

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洪若瑜教授教育与工作经历:

1990年:在华东化工学院(华东理工大学) 获工学学士学位。

1993年:在中国科学院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获工学硕士学位。导师:程懋圩、张济宇研究员。

1996年:在中国科学院 化工冶金(过程工程)研究所 获工学博士学位。导师:李洪钟院士。

1996~1997.10:中国科学院 化工冶金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。

1997.11~1998.5:美国圣母大学(Notre Dame Univ.) 化工系 博士后。导师:H.-C. Chang。

1998.5~1999.3:美国麻省大学(UMass) 化工系 博士后。导师:D. Vlachos。

1999.3~2003.1:加拿大多伦多大学(UofT) 化工与应化系 博士后。导师:M. Kawaji。

2001:加拿大Sunwell科技公司工程师(每周工作4天,还有3天在多伦多大学)。

2002.7~至今:苏州大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,教授/博导(2003.1完全与多伦多大学脱离)。

2002.7~至今:中科院过程所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,客座研究员。

2010.10~至今: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/石油化工学院,教授/博导/闽江学者特聘教授。

 

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洪若瑜教授获奖:

Featflow Fellowship, Dortmund Univ., Germany, 2000.

2005~2010年度Elsevier中国大陆高被引作者奖,2010年。

2010年度闽江学者奖(福建省教育厅和财政厅)。

2010年度苏州国家高新区领军人才奖(C类排名第一)。

2011年苏州金鸡湖双百人才奖(排名第一)。

2011年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奖(C类排名第一)。

2011年苏州市科技进步奖(三等奖排名第一)。

2012年海外留学人员福建省(福州市合办)创业项目竞赛三等奖。

2012年石油化工联合奖(三等奖排名第一)。

2013年度江苏省333人才奖(第三梯队)。

 

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洪若瑜教授授权专利:

申请专利8项,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各1项。

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, 中国发明专利, ZL2005100377988。

一种聚甲醛树脂的改性方法, 中国发明专利。

一种二甲苯甲醛树脂的改性方法, 中国发明专利。

 

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洪若瑜教授学术活动和社会兼职:

中国颗粒学会理事;担任Applied Nanoscience, Chinese J. Eng., Biomater. Res., 《工程塑料改性》和《中国粉体技术》的编委,并担任国内外65个刊物的审稿人,其中包括:Chem. Eng. J., Chem. Eng. Sci., Mater. Let.等;国家自然基金委、江苏省、常州市、苏州市和格鲁吉亚共和国基金委的项目评审人;国家科技奖评委,教育部优秀学位论文评委;中国颗粒学会理事;苏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协会理事;曾三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主席,主持分会。

 

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洪若瑜教授主要科研项目:

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,省(部)级科研项目5项,市(厅)级科研项目2项;横向项目6 项。

1、磁性流体的宏观动力学特性和多尺度模型,经费来源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,项目编号:20476065.

2、磁性纳米粒悬浮体的生物流变和传递特性,经费来源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,项目编号:20876100.

3、软铁/锶铁氧体磁流变液的磁动力学特性,经费来源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,项目编号:21246002.

福大研究生导师

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英晓光教授

2016-11-7 23:14:15

福大研究生导师

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阮奇教授

2016-11-7 23:16:41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