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逆不道的意思是什么

大逆不道

解释

行。
旧指犯上作乱,违反封建道德。现多用来比喻某种行为、观念背离了道德标准和常理。

出处《汉书·宣帝纪》:(杨恽)不悔过,怨….

杨恽(yun) , 是司马迁的外孙, 丞相杨敞的儿子。年轻的时候认真读外公写的《史记》,又下功夫钻研《春秋》,以才能著名。

杨恽本人轻财好义,获得很多人的夸奖。进入朝廷任职后,因为揭发大臣谋反有功,而获封侯爵,被提升为中郎将。在中郎将任上,他厉行改革,获得了朝廷的赞扬而被升职。在早年的这一派赞扬声中,杨恽养成了廉洁无私,办事公平的优点,也养成了喜欢夸耀和显示自己,刻薄伤人,以及揭发别人隐私的毛病。

正是因为这些缺点,朝廷中有不少人怨恨他,尤其是太仆(替天子驾车的官)戴长乐与他矛盾最深。因此,当戴长乐被人告发坐牢时,他就怀疑是杨恽干的,于是也上书揭发杨恽的罪望,大逆不道,要斩。

由于性格自傲,杨恽在受审讯期间并不配合,而且口无遮拦,就被判决为大逆不道,按法当斩。

皇帝不忍心诛杀他,就将他贬为庶人。杨恽失去爵位后依旧性格不改,又遭人告发为骄傲奢侈,不思悔过,以至于引起了日食这样不祥的征兆。

朝廷在调查时恰又发现了他给朋友的信上写着一些怨恨之辞,最终因为这封信引起了皇上的厌恶,杨恽又被判决为大逆不道,被处以腰斩。

例句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,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,儿子打老子就是大逆不道。

成语

大腹便便的意思|大腹便便的近义词

2022-12-20 21:04:09

成语

大相径庭的意思|大相径庭的典故

2022-12-20 21:11:07

搜索